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
北京肠胃医院 > 肠胃病症状 > 消化不良 >

消化不良要怎么护理

  1、饮食应定时定量

  胃肠运动具有规律性和节律性,按一定时间产生饥饿和进行消化,胃排空一次约需4—5小时,所以每餐间隔时间应在4—5小时之间,我国民众的一日三餐习惯是非常符合消化生理的。饮食应该定时定量,无时失量的胡吃海饮,容易导致或加重胃肠疾患,有些人因出差或工作忙时“废寝忘食”,长此以往,极易打乱消化规律,一旦犯病将得不偿失。

  2、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

  在一天当中,上午活动较多,工作量大,热量消耗亦多,所以应当摄取高能量食物,如鸡蛋、牛奶、瘦肉加米粥之类;中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,如米饭、馒头、面条加蔬菜之类,要求吃饱,以保持旺盛的精力;晚饭宜清淡、七成饱为宜。如早餐少、午餐简单、晚餐丰盛,容易使大量脂肪积存在体内,容易引发肥胖、动脉硬化等,亦可引起或加重胃肠疾患。

  3、冷热适宜无偏食

  胃肠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性,过食生冷或炙热之品,超过了胃肠的适应能力,就会引发疾病;偏食不仅造成某些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的缺乏,亦能引起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。

  4、多食蔬菜少食荤腥

  荤腥食物中纤维含量较少,在胃肠道中运行缓慢,容易积存致癌物质及引起便秘,蔬菜富含维生素、纤维素,并能刺激肠道增加蠕动,使排便通畅。所以多食蔬菜,少食荤腥对于预防便秘、肠癌、冠心病、动脉硬化有积极作用。

  5、饭后不宜立即睡卧或剧烈运动

  饭后即卧,容易减缓肠道蠕动,延长消化过程,饭后稍加运动,可助食物下行,有利于消化,但不宜进行剧烈运动,因饭后是消化过程的高峰期,需大量血液供应胃肠道,如剧烈运动使血液供应分散到肢体、肌肉,影响正常消化功能,应“食毕即须步行,令稍畅而坐卧”。